« 2024-3-28  
 
     12
3456789
10111213141516
17181920212223
24252627282930
31      



搜索文集




在線用戶: 37

0 位會員, 37 位遊客

【Yahoo論壇/單厚之】多此一舉—振興券其實「很現金」
「振興三倍券」輪廓大致確定,網友卻翻出2008年蔡英文批評馬政府發「消費券」的貼文,指蔡英文「跨時空打臉振興三倍券」。

蔡英文當年文中批評的消費券的有四大缺失,包括「錯失黃金時間」、「以券變現亂象」、「弱勢業者排擠效應」、「政策想到哪做到哪」。在這次「振興三倍券」的決策過程中,不僅有同樣的問題,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當年罵馬英九容易,但如今的民進黨也沒有比較高明。

不管是過去的消費券、或是酷碰券、振興券,這類政策的本質,其實就是政府發錢刺激經濟,只是發多少與怎麼發的不同。這其中不僅有政策選擇的問題,也考驗政府的能力。當斷不斷、思慮不週,發錢給民眾還可能被罵、被酸,就像今天的狀況。

我們可以借用「政治光譜」的概念來看發券這件事,「政策光譜」的一端就是金額很少的折扣券,因為預算少,所以不能普發、也不能負擔太高的行政成本;光譜的另一個極端,則很多民眾期盼的,比照部分外國的例子,直接大手筆地發現金。而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模式,則大概在光譜中間偏向現金的位置。

政策選擇越靠近折扣券,乘數效果會越大,因為是以民眾消費為主、政府補貼為輔;但也因為預算少,整體刺激消費的誘因跟力道則會有不足,去年的「夜市券」就是一例。

政策選擇越靠現金,預算規模自然也越大,整體效果也會更可觀;但相對的,越接近現金,乘數效果會越小、替代原本消費的比例會越高。如果是純現金,民眾拿到了要不要消費,政府根本管不到。

這次政府對發券的討論,最早開始是20億的「振興抵用券」、面額600~800元;稍晚的出現「酷碰券」則是111億,折扣25%,每人每月上限1000、為期3個月。這兩者都是折扣券的概念,和去年的夜市券相仿,民眾消費一定金額,政府補貼其中的一定比例,雖然會有一定的誘因,但基本上就是「佔政府的小便宜」,精打細算的人,大概買到額度就收手,不會因此「爆買」。

之後曾短暫出現過一個買1000送500的「酷碰券」版本,提高優惠跟總額度,然後到目前的「振興三倍券」,可以清楚看出,政府的政策思維,是從光譜的一端完全移到了另外一個極端。

行政院長蘇貞昌認為「消費券」是一個失敗的政策,也否定發現金的效果,認為「有人會放在口袋忘記花,這樣對於經濟沒有正面的效益」。但如果我們把「三倍券」放到上述的「政策光譜」上就會發現,「三倍券」雖然整體金額不如「消費券」,但在光譜上的位置其實是位於「消費券」跟現金之間。

「三倍券」的政策規劃,電子券佔了很高的比重,無論是信用卡、電子支付都可以小額消費,三倍券進了信用卡、電子支付的戶頭,基本上就是進了「大水庫」,除了年底前必須用完之外,幾乎跟進到民眾銀行戶頭是一樣的意思。套用當年蔡英文主席的概念,三倍券「以券變現」絕對比消費券更容易。

三倍券最大的特色,是民眾必須要花1000元去買,所以政府接近500億的預算,產生的消費金額至少會多1/2。但從民眾心理層面來講,三倍券中有1000元是從自己口袋掏出來的,不像消費券完全是政府給的;民眾既然意識到有成本,就更可能會追求效益,「爆買」的動力也會打折扣。最近政院官員講到三倍券可以加油之類的,其實就是告訴民眾可以替代原本的消費。

對於三倍券的效益,行政部門講的天花亂墜,但用「政策光譜」的概念可以看出,三倍券比消費券更接近現金,所以乘數效果比然更低、替代原本消費的狀況會更嚴重。但三倍券的整體預算規模又低於消費券,所以最終刺激經濟的「振興」效果,必然不如消費券。

距離三倍券政策上路還有一個多月,政府官員還很認真的討論電商的白名單、黑名單,但明明三倍券就已經「很現金」了,政府還在這些小處繞圈圈,實在是多此一舉。

轉自--yahoo

發表評論


本文章已關閉或您沒有權限發表評論。